1、1,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 2,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
(相关资料图)
3、 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4、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5、 发展: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6、 1,科举成为唐朝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
7、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8、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9、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10、 2,唐朝科举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初试——省试。
11、体貌伟壮、能言善辩、书法精良、擅长撰写和处理司法文书的进士往往被委以重任。
12、 影响: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
13、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14、科举制前后沿用了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15、创立,,,隋朝隋文帝,,,发展完善,,,唐朝三个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16、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
17、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18、初创在隋朝以前,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各代不同,但荐举任官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19、魏晋南北朝奉行“九品科举考试制度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乡举里选,垄断仕途。
20、品评士人、选拔官吏时,强调士庶之分和门第高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21、加之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存在“官多民少,十羊九牧”,“清干良才,百分无一”的现象,使荐举制积弊暴露无遗。
22、隋朝立国后果断进行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创建科举考试。
23、隋朝科举考试属初创阶段,为地方荐举与中央考试相结合。
24、开皇七年(587)定制,每年各州荐举贡士3人入京考试,成绩优异者称秀才。
25、十八年(598)分科考试,当时仅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由京官五品以上和地方总管、刺史荐举考生。
26、隋炀帝即位后,扩大为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由文武五品官以上荐举,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擢。
27、同时设进士科,用诗赋、试策进行考试。
28、这是科举制确立的重要标志。
29、由于科举考试公开进行,有规定的知识结构作为公认的主要录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平等地公开竞争,尽管此制当时尚不完备,但已显示其选拔人才的一定优越性。
30、科举制度的产生适应了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把选用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朝廷,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被后来历朝所沿用。
31、唐承隋制,使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
32、唐初科举分两种:①常科,岁考一次,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
33、其中秀才科为尤异之科,录取者甚少,高宗时即废;明法、明书、明算考选专业人才,“虽常行,但不见贵”,故明经、进士成为常科主要应试科目。
34、②制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势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35、制科名目繁多,其中较常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
36、科举考生来源有:由各级学馆荐举者称生徒;经州县荐举者称乡贡。
37、乡贡名额由中央分配,上郡岁 3人,中郡2人,下郡1人,有才能者不受名额限制;不论门第等级和贫富,均可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考试,逐级选拔到京师,会同生徒参加尚书省考试。
38、应制科试者有现任各级官吏和业已进士、明经登第授官之人,大都由大臣荐举。
39、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40、当时有才识之士大都愿报考进士科,百人仅取一、二人;而明经科主要考核对经典之记忆,常十取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
41、制科是按形势需要设科,命题大都与政事有关,往往出现有识之士利用策试大胆直言,针砭时弊,提出改革政治主张,其中曾涌现出一批有作为的政治家。
42、唐代已有较正规的考试程序与考试规则。
43、常科录取等第一经尚书省礼部试合格后,明经科为四等,进士科分甲乙科,但仅获出身,须再经吏部试后方可入仕。
44、吏部试项目有四:一曰身,指形貌端正丰伟;二曰言,指语言清晰有条理;三曰书,指书法遒美;四曰判,指判案文词是否得当,考察吏治能力。
45、制科分五等,但仅从第三等录取,称甲科,四、五等为乙科;登第后立即授官,升擢较快。
46、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设武科考试,由兵部主考,课试方法如文职明经、进士考试之制。
47、武科考试科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以及马枪、翘关、负重等,从考生中录取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骁勇材气且可为统帅者。
48、如文职官吏要求参加武选,则取身高六尺以上、年龄四十以下,强勇且能统率部队之人。
49、宋朝科举沿唐之旧,更为完备。
50、其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帝亲策。
51、考试内容从神宗起改以经义为主。
52、考试规则在唐“糊名”(密封考卷上姓名)基础上,进一步实行“誊录”,即另派抄书手将试卷用正楷誉录,使考官无法辨认考生笔迹,以保证公正阅卷。
53、考试时“锁院”,严禁出入,以防内外串通舞弊。
54、殿试合格后分三甲发榜:一甲赠进士及第,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赠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登第后即可授官。
55、宋改为三年一考,扩大录取名额,允许礼部试落第举子复试,合格者仍可登第授职。
56、在太宗、仁宗时,还以“势家不当与孤寒争进”为由,限制大臣子弟报考,违者即使登第也罢之,以更广泛地吸取中小地主与平民阶层之士子入仕。
57、但行之未久即废。
58、宋代武科先考骑射,而后笔试。
59、以策略成绩决定去留,以弓马武艺定名次高下。
60、唐宋科举考试同样存在封建官场惯有的人情请托、权贵干预等各种弊端,但通过公开考试,鼓励竞争的措施,使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扩大了官吏选拔途径,吸收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参加官府工作。
61、这不仅改变了封建政权官吏的成份结构,使官僚队伍保持一定活力,而且有利于缓和地主阶级上下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地主阶级中央集权统治。
62、同时选拔了一些才识之士,有利于提高统治效能。
63、当时的名臣、名相、学者、文士大都出自科举,武科中也选拔出像郭子仪等名将。
64、科举考试还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影响社会风尚。
65、边疆各民族政权也相继效仿,通过科举考试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66、强化明代科举仅进士一科。
67、为强化专制主义君主集权,控制思想文化,明据元代科举命题取自朱熹《四书集注》之法,规定试卷应“代圣人之言”,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
68、同时规定试卷须用八股文体写作,即将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股排偶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又名制义、时文。
69、考试程序也更繁琐,增加各级预考,同时将学校与科举结合。
70、所谓“学校储才,以应科举”。
71、从明朝中叶起,科举地位日重,出现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72、各地学校为追求科举录取名额,常以儒家经典和八股时文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致使大批学生知识单一,思想僵化,脱离实际。
73、当时有识之士曾将科举考试的经义八股文,比作秦代焚书坑儒,甚至认为是“断送江山八股文”。
74、明代武科举考试承唐宋之制,至明末崇祯四年(1631)始开武科殿试,设武状元。
75、衰亡以经义八股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发展至清朝,弊端已暴露无遗。
76、清初即有大臣建议改革,但清统治者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将科举考试作为笼络汉族士大夫的手段和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工具,除分满人、汉人两榜录取以优待八旗子弟外,余皆承明之旧。
77、乾隆皇帝还指派学者方苞编定明清两朝名家所写八股文,定名《钦定四书文》,刊行全国,供赴考举子阅读。
78、由于死记硬背经书及八股时文即可应举入仕,故参加科举的考生日增。
79、为限制录取人数,主考者常乞灵于考试命题,致使毫无价值、近似文字游戏的偏题、难题、怪题泛滥成灾,考生为迎合考试命题而寻章摘句,死钻牛角尖,科举考试制更趋僵化,成为革新政治、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障碍。
80、清朝亦设武科,考试分内、外场。
81、外场试马步射及弓刀,及格后入内试《武经》。
82、清末,火器在军事上应用日广,旧式作战方式和技能已过时,武科考试内容已陈旧。
83、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
84、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终于迫使清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85、科举制确立:隋朝;完善:唐朝;继续完善:宋朝;走向极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86、从隋文帝使用分科考试开始有萌芽,然后隋炀帝设置科举制,唐太宗把进士和明经两科设为最主要,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把诗赋设为主要,然后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废除。
87、(如果觉得好,可以采纳么)隋朝开始确立,唐朝巩固完善,宋朝继续扩大,明清走上极端。
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