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以来,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续和优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7.8%。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12.8万辆,同比增长41.6%,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扩大,使汽车行业欢欣鼓舞,但也为电网行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研究显示,如果电动汽车用户完全按照停车时间自主决定充电时间和充电量,会造成充电负荷特性与居民用电规律高度一致,导致“峰上加峰”,将进一步加剧负荷高峰时段配电网的运行压力。以北京为例,大部分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时间是晚6点下班后,此时正值居民用电晚高峰,这就与居民生活负荷高峰高度重叠,拉高居住区峰值负荷,影响电网设备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如何利用好电动汽车“荷—源”的双向属性,让大规模电动汽车由“电网的充电负担”变为“电网的调控法宝”,让电动汽车成为电网的“好友”?智能有序充电势在必行。
近日,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我国推动智能有序充电、探索车能融合迈出重要一步。
智能有序充电在满足用车需求前提下,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的时间、功率进行规划和调节,再辅以价格调节机制,实现削峰填谷,缓解配电网运行压力。
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晚上下班回家插上充电枪,在“e充电”APP选择有序充电,并在APP上设置一个时间点,比如早上7点之前给车充满电,剩下的就可以不用管了。国家电网打造的智慧车联网平台会对充电桩进行智能调度,在电网负荷较低时给车充电。早上车辆充满电后,用户拔枪开走车,不仅方便,还能因为谷时较低的电价,得到经济实惠。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通过有序充电、车网互动,不仅可以提升电网对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还能利用电动汽车既用能、又可储能的特性,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据统计,3年来,在京津冀区域,电动汽车累计消纳了7000万千瓦时的张北风电。不仅如此,2022年8月,全国多地突破40摄氏度高温。国网车网技术公司联合23家充电运营商,在浙江省、湖北省、重庆市等地聚合超34.66万根充电桩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响应,充分发挥了大规模充换电资源参与电网分钟级需求响应的“电力海绵”作用。
随着政策的引导以及车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未来,电动汽车与电网系统的耦合程度会越来越强,电动汽车与能源互联网将会更加深度融合,届时,将为我国绿色交通发展和“双碳”目标落地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